漏電保護斷路器等防觸電產品市場亂象待解
時間:2020-06-24 08:33:48 點擊次數:3478
時下,市場上很多商家銷售多種家用防觸電產品,但由于這類產品缺乏行業標準和市場監管,其質量良莠不齊,更有部分偽劣產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不僅不能保障人身安全,相反還容易造成意外事故。記者就此采訪德力西電氣以及供電企業專業人員,揭開偽劣防觸電產品的市場亂象。
9 月23日,山東沂南縣華苑小區居民王先生來到家家亮電器超市購買了一款電加熱棒。這款產品號稱配有漏電保護功效的專用插頭,但王先生回家檢查后卻發現,這款產品的插頭上不僅沒有3C認證標志,也沒有廠商信息,外殼材質也很粗糙。心存疑惑的王先生于是向沂南縣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人員咨詢,有關人員拆開插頭后發現,插頭內部構造極為簡單,根本不具備漏電保護功能。
其實,很多消費者都有和王先生相同的經歷,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防觸電產品,如防觸電插頭、防觸電插座、防觸電開關和報警器等。有些產品在廣告中打著智能和高科技的旗號,售價比普通產品高出4到5倍。但這些產品是否真如其所宣傳的那樣呢?記者調查后發現,很多在售的防觸電產品其實并不具備漏電保護功能。沂南縣供電公司安全監察部副主任陳禮春向記者介紹說:“據我們了解,市場上售賣的漏電插頭很多僅僅只是模仿了漏電保護插頭的外形,但是無論其內部構造還是使用材料,均與漏電保護插頭有較大差異,其功能和普通插頭沒有區別,根本起不到漏電保護的作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防觸電產品“掛羊頭,賣狗肉”呢?陳禮春分析,主要是由于利益驅使。以漏電保護插頭為例,市場上的一個漏電保護插頭批發價為8元,而普通插頭僅需2元,這樣巨大的價格差使一些廠商打起了歪主意,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模仿漏保插頭制造仿造產品,使不了解情況的消費者上當受騙。
由于防觸電插座價格不菲,因此,在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成本低廉、設計簡單的防觸電簡易產品。比如在很多有兒童的家庭中,家長為了防止兒童誤碰插座,往往會購買一種叫做塑料插孔保護門的產品。這類產品由塑料制成,使用者可將其插入插座插孔以遮蓋插孔,從而避免兒童由于好奇而將手指或金屬物件插入插孔中而觸電。
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類聲稱能起到防觸電作用的插孔保護門其實并不安全。這類產品一般為塑料材質,在一些高溫、潮熱的環境中,塑料會發生變形,導致與插孔接觸松動,輕易就可以被拔下,容易被兒童吞咽,引發意外。此外,一些顏色鮮艷的塑料保護門容易引起低齡兒童的好奇心,兒童會用手或嘴對保護門以及插孔進行觸碰,導致人身觸電概率大為上升。專家提醒,就安全而言,這種保護門產品不僅形同虛設,甚至比沒有加裝防觸電保護門的插座還要危險!
據有關調查顯示,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兒童誤插觸電事故發生。同時,插接短路燒毀電路也是造成設備損壞以及火災事故的重要原因。一些防觸電產品設計出發點雖然是為了預防觸電事故發生,但因對復雜環境因素考慮不周全,反而提高了人身觸電發生的概率,甚至會埋下其他的事故隱患。不僅無益,反而有害。